第三十五章 3_大明王朝1566
笔趣阁 > 大明王朝1566 > 第三十五章 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五章 3

  “回话!”赵贞吉怒吼了。

  海瑞慢慢答话了:“我的话在奏疏里都写了。赵大人可以去看奏疏。”

  赵贞吉偏又没有看到过奏疏,更是又气又急:“你在奏疏里都写了些什么!谁叫你写的!从实招来。”

  海瑞望向了他:“赵大人来审问卑职,皇上却没有将卑职的奏疏给赵大人看过?”

  赵贞吉虽然气极,却立刻捕捉到这个话头正是洗刷自己的契机,声色俱厉地大声说道:“谋逆之言,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看的吗!”说完他有意停在那里,等牢门外把他这句话记录下来。

  牢门外提刑太监的头果然在那里飞快地记录着。

  心思不同,用意却是一样,赵贞吉要竭力辩白自己还有朝中的大臣与海瑞无关,海瑞这时也正要让皇上明白自己的上疏与任何人无关。两个人便都沉默着在等牢门外记录完这句话。

  海瑞这才又说道:“赵大人既然连卑职的奏疏里写的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知道卑职写的是谋逆之言?”

  赵贞吉是真被问住了,而这次的沉默也就无须假装了,在这又一次沉默的片刻,在等着牢门外记录这句话的片刻,他才感觉到了这个海瑞也并不想将自己将别人牵连进来。有了这个感觉,聪明如赵贞吉立刻有了主意,那便是放开来穷追海瑞,反正他也不会供出任何人。

  “海瑞!”赵贞吉等牢门外录下了上面那句话,接着问道,“你为什么上这道疏?”

  海瑞:“上疏是为臣的天职。”

  赵贞吉:“你的奏疏里到底写了什么大逆不道之言?”

  海瑞:“有无大逆不道之言皇上知道,你可以去问皇上。”

  “我现在问的是你!”赵贞吉提高了声调,“我现在是奉旨问你!”

  海瑞:“我的奏疏是写给皇上看的。皇上如果愿意公诸众大臣,自会给你们看。皇上不愿公诸众大臣,我对谁都不能说。”

  赵贞吉慢慢转过了头,望向坐在牢门外做记录的提刑太监,目光里的神色十分明确,这个案子他无法审问下去了。

  无奈那提刑太监低垂着眼看也不看他,只提着笔等着记录。

  赵贞吉无法,又转对海瑞问道:“那我再问你,是谁指使你写这道奏疏的?”

  问完这句,赵贞吉自己先就紧张了,牢门外那个提刑太监也抬起了头,明显也有些紧张了。

  海瑞在这个时候偏不回话了,慢慢闭上了眼。

  赵贞吉:“回话!”

  海瑞仍然闭着眼:“赵大人平时上疏也要人指使吗?”

  “什么意思,直言回话。”赵贞吉紧接着逼问。

  海瑞:“不用问了,卑职在给皇上的奏疏里写得很清楚,第一句就是‘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除了海瑞,这道奏疏与任何人无关。”

  赵贞吉深深地望着这个自己平时就深恶的下级,见他镣铐缠身依然端坐如山,双眼微闭却气定神闲,这时也不禁从心底里浮出了一丝敬意。

  话显然是问不下去了,赵贞吉又慢慢转过了身子,却发现牢门外那个提刑太监的头已经主动地将牢门的锁开了,一副恭候他出来的样子。

  赵贞吉这倒有些意外,反而不敢急着出去了,望着那提刑太监的头:“公公都听见了?”

  那提刑太监的头:“都记下了。”

  赵贞吉:“那今天就不审了?”

  提刑太监的头:“审不出来还审什么。”

  赵贞吉惊疑不定地望着那提刑太监的头慢慢走出了牢门。

  牢门又被哐当一声锁了。

  海瑞的那道奏疏这时竟展开着赫然摆在裕王的书案上!

  陈洪微低着头站在书案一侧悄然望着紧盯着奏疏的裕王。他也有些大出意外,今天面对这样一件天大的事,平时一直让人觉得孱弱的裕王却看不出一丝的惊慌失措,而是定定地站着,目光深沉。

  “王爷。”陈洪低声试探地唤了一声。

  裕王这才将目光慢慢瞟向了他。

  陈洪低了头:“万岁爷有旨叫奴才问王爷,看了这道奏疏王爷如何回话。”裕王两眼虚望向上方:“听清了如实回旨:此人竟敢如此狂悖辱骂父皇,作为儿子我必杀此人!”

  陈洪抬起了头,满眼欣慰:“奴才一定如实回旨……”

  “我的话还没有完。”裕王截断了他,“可作为列祖列宗的子孙,我若能继承大统必重用此人!”

  “王爷!”陈洪被这句话吓得一颤,双腿跪了下去,“奴才恳请王爷将这后一句话收回去!”

  “不收回。我绝不收回。”裕王这时身上竟也出现了从父祖的血统里承继的固执,坚定地说道,“我知道,父皇是疑心上了是我在指使这个人上的这道疏,疑心我要逼父皇退位。我这就写本章,恳请父皇开去我的王爵,罢为庶民也好,赐我自尽也好,我一定立刻奉旨。”

  说完这番话,裕王立刻操起了笔,摊开空白的本章疾书起来。

  “王爷!王爷!”陈洪跪在那里疾呼了两声,见裕王依然运笔如飞,便膝行了过去,双手抓住了裕王的手腕,大喊了一声,“王爷!”

  裕王的手被抓住了,冷冷地望向了他。

  陈洪依然抓住他的手,高抬着头:“王爷想要亡了列祖列宗的江山吗!”

  裕王:“列祖列宗的江山已经要在你们这些人的手里亡了,还轮得上我去亡国吗!”

  “王爷这话包括奴才?”陈洪睁着惊惶的眼直望着裕王。

  裕王不答。

  陈洪慢慢松开了裕王的手,转头望向了供在一座紫檀几上的剑,站起来走了过去,双手捧过那把剑又面对裕王跪下了:“王爷如果这样看奴才,现在就赐奴才死了吧!”双手将剑高高一举。

  裕王冷笑了一声:“内阁大臣六部九卿的堂官都被你禁闭在西苑值房,大明朝都已经瘫了,除了皇上,就数你大,我哪能杀你!”

  “王爷冤煞死奴才了……”陈洪举剑的手软了下来,趴在地上突然大声哭了。

  裕王不再看他,也不再写奏本,两眼虚虚地望着前方。

  陈洪哭了一阵,收了声,又望向裕王:“王爷既这样认定奴才,奴才今天不死,明天不死,总有一天死无葬身之地。要死的人了,恳请王爷让奴才说几句话。”

  裕王:“你要说什么,谁能挡你。”

  陈洪抹了一把泪:“那奴才就说。王爷请想想,不要说皇上万岁爷那样刚烈的人,从古至今,摊上哪一个帝王看到海瑞这样的奏疏能够忍受得住?正如秦王所言,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今夜突然出了这么一件捅天的事,王爷告诉奴才,奴才该怎么做?”

  裕王慢慢望向了他。

  陈洪:“奴才能做的,第一件便是替皇上消气,一切事都要让皇上消了气,才不至于不可收拾。”

  “把满朝大臣都关起来就能让皇上消气?”裕王的语气已经有些柔和了。

  陈洪:“消了气才能慢慢释去皇上的疑心。奴才伺候皇上三十年了,也算是知道皇上的人。皇上一旦起了疑心,岂止是大臣们中有许多人要受牵连,王爷也会受到牵连。奴才这样做也是为了慢慢消去皇上的疑心。王爷请想,奴才为什么要怂恿皇上让赵贞吉去审海瑞?赵贞吉是徐阁老的学生,徐阁老又是王爷的师傅,那海瑞偏又是赵贞吉的属下。赵贞吉不卸去嫌疑,所有的人便都有嫌疑。奴才这点苦心,王爷难道不能明察!”

  这番话打动了裕王的心,他又开始重新审视跪在面前这个人来。

  陈洪又抹了一把泪:“王爷说奴才将满朝大臣禁闭在西苑,奴才算个什么东西,就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有这个胆也没这个本事敢跟我大明朝满朝的大臣为敌。这个时候只能让他们在值房坐着,同时奴才已经将海瑞进京后所有的行状从司礼监调了出来呈交皇上御览。海瑞进京后的情形奴才早就问过了,除了跟都察院御史王用汲还有镇抚司的齐大柱有些往来,跟朝中其他任何大臣都没有往来。皇上看了那些呈报,自然便释去了对群臣的疑心,明天一早也就会让徐阁老他们回部衙理事。王爷,您给奴才一个明示,奴才除了这样做,还能怎样做?奴才做的这些是想亡我大明的天下吗!”说完又趴了下去,大哭起来。

  裕王看着陈洪,沉默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